(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fe6681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0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3.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轮船、潜水艇、气球和密度计的工作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应用收集资料,认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养成以实验为基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1

2.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难点】利用浮沉条件分析轮船、潜水艇、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3. 教学用具

水槽、乒乓球、密度计、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石块 4. 标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列举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向学生展示一张潜水艇的照片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用一段视频展示一则时事热点新闻:我国建国60周年海上阅兵的一个亮点——核潜艇接受检阅的片段。紧接着引出问题:潜水艇是如何来实现上浮与下沉的?

2

(设计意图:向学生展示我国的近代科学,让学生理解新闻时事和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既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进行新课

知识点一:物体的浮沉状态

A B C D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观察上图,明确物体的浮沉状态。 【结论】四种状态定义

上浮:浸没中液体中的物体上升的过程。 下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向下运动的过程。

悬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可以停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的状态。漂浮:物体静止在液面上,且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状态。

3

【点拨】悬浮和漂浮是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最后结果是漂浮在液面。

(设计意图:明确物体在液体中的四种状态的定义,为下一步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做好知识准备。) 知识点二:物体的浮沉条件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物体放到液体中会有不同的状态?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根据学生的前概念,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从而打下引导学生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思想基础。) 引导学生从受力分析角度,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处于漂浮和悬浮这两种状态时,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对处于这两种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得出物体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时受力条件。

【结论】漂浮条件:F浮 = G 悬浮条件:F浮 = G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