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分等技术过程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耕地分等技术过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KCj—分等单元所在等值区的第j种指定作物的土地经济系数。

应用该公式计算分等单元的经济等指数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辽宁省耕地经济等别的划分采用等间距法,以分等单元的经济等指数为依据,以100分为一个等别间距。在等别的划分过程中,为了是等别取整,采用了小数位只进不舍的取值方法。利用等别计算公式如下:

经济等别 = Int(经济等指数 / 100)+ 1

应用该公式计算分等单元的经济等别并保存于数据库中。

注意:经济等别的计算结果必须为整数,并且耕地质量越好,经济等指数越大,经济等别越高。经济等指数和经济等别也称为等指数和等别。

(十二)国家等等指数和等别的确定 1.国家等等指数的确定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相关专家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辽宁省省级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与实际标准粮产量的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辽宁省省级等指数向国家级等指数平衡转换的规则,转换结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其转换方程如下:

国家级自然质量等指数 = 省级自然质量等指数 * 2.088 - 110.836 国家级利用等指数 = 省级利用等指数 * 1.0742 + 243.82 国家级经济等指数 = 省级经济等指数 * 1.3116 + 374.44

应用这三个转换公式计算分等单元的国家级自然质量等指数、国家级经济等指数和国家级利用等指数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2.国家等别的确定

在国家级等指数计算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发布等的要求,所有等别均划分为15等,其中1等最好,15等最差。依此要求,辽宁省采用等间距法确定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具体划分方法见下表:

表7.13国家级等指数与国家级等别对应关系表

21

国家级等别 1等 2等 3等 4等 5等 6等 7等 8等 9等 10等 11等 12等 13等 14等 15等 国家级利用等指数、国家级经济等指数区间 >2800 2600 2400 2200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国家级自然质量等指数区间 >5600 5200 4800 4400 4000 3600 3200 2800 2400 2000 1600 1200 800 400 0 应用该表的对应关系,计算分等单元的国家级自然等别、国家级利用等别和国家级经济等别,等别为整数,并保存于数据库中。

七、耕地质量等级成果数据库建设

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要素、标准样地、耕地分等单元、耕地质量等别参数,以及耕地质量等别注记等。 (一)分等要素分类与编码

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下表列出了数据库建设中各类数据属性表中“要素代码”字段所要求输入的代码。各个作业单位在使用时,根据要素名称(即所建立的shape格式的图层名)的类别来选择对应的要素代码。

表7.1分等要素分类与编码表

要素代码 1000600000 境界与政区 22

要素名称 见本表注1 说明

要素代码 1000600100 1000600900 1000600910 1000600920 2007010000 2007010100 2001020100 2001020200 2007010110 2007010120 2007010130 2007010140 2007010150 2007010160 2007010200 2007010210 2007010220 2007010230 2007010240 2007010400 2007020000 2007020100 2007020110 2007020130 2007020140 2007020400 行政区 行政区注记 要素名称 说明 行政区名称注记 行政区首府注记 县级分等要素 县级分等基础信息 线状地物 线状地物注记 县级分等单元 县级分等单元注记 县级分等因素指标区 县级分等因素指标区注记 县级耕作制度 县级耕作制度注记 县级分等重要参数 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注记 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 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注记 县级标准样地注记 省级分等 省级分等基础 省级分等单元 省级分等因素指标区 省级分等因素指标区注记 省级标准样地注记 见本表注2 同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线状地物 见本表注3 注1:本表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码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注2:行政区、行政区注记要素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结构进行扩充,用各级行政区名称作注记。 注3:应为耕地地类图斑。为保证每年耕地质量等别的可比性,不能把相同地类同等别图斑合并后形成分等单元。 (二)数据库结构定义 1.空间要素分层

7.2 层名称及各层要素

序号 类别 要素名称 几何特征 数据文件名 必选 说明 23

行政区 1 行政区划 行政区名称注记 行政区首府注记 线状地物 线状地物注记 县级分等单元 自然质量等注记 2 县级分等利用等注记 基础信息 经济等注记 县级分等因素指标区 Polygon Annotation Point Line Annotation Polyg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Polygon XZQ SF XZDW XJFDDY XJZBQ XJGZZD XJLYXS XJJJXS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与二调数据保持一致 见本表注1 见本表注2 见本表注3 县级分等因素指标区注记 Annotation 县级耕作制度分布 县级耕作制度分布注记 Polygon Annotation 见本表注4 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Polygon 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Annotation 注记 县级分等参数 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 Polygon 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Annotation 注记 4 县级标准样地分布信息 县级标准样地注记 Point 3 XJBZYD 否 见本表注5 注1:使用表XZDW中的线状地物名称作注记; 注2:该图层应保留土地利用地类中的01耕地、07住宅用地、10交通运输用地(101铁路、102公路、104农村道路)、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1河流睡眠、112湖泊水面、113水库水面、114坑塘水面、115沿海滩涂、116内陆滩涂,其中01耕地作为分等单元图层,其它地类作为制图要素。 注3:使用表XJFDDY中的国家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作相应的注记; 注4:当一个县域内有多个相应层要素时必选; 注5:按本要求中附录2中样地符号进行注记。 2.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1)行政区属性结构

表7.3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ZQ) 序号

中文意义 字段 名称 字段字段小数类型 长度 位数 24

值域 是否必填 备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