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骊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朗读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

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

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

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

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

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参朗读

古诗骊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相关作品

世路红尘可厌,人情白首如新。便可闭门端坐,不须开眼看人。

回雁峰前花事尽,尽处概生愁。雁讯来时人倚楼。

未到意先秋。

暂止栖乌锦里居,杜门避世老僧如。伤心难遣唯凭梦,遮眼何须更要书。

六郎之风姿,秀于清池。

初日之华蕤,流景发晖。

丈人绝轨,倨接洙贤。天涯日暮,鸡黍是延。载陈夫子,寻返客辕。

先几扫迹,虚室依然。

一湾流水接红墙,自憩圆阴纳午凉。遗老若知天宝恨,新词休唱荔枝香。

亭开幽谷草堂边,朝暮清音落槛前。人去日升蓬岛路,客来空爱玉溪泉。

仙翁世界藏沈洞,佛子楼台出半天。谁为琢磨岩下石,拟将遗事记当年。

春露落花房,花如向晓妆。红珠千万粒,无粒不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