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登凌歊台

次韵登凌歊台朗读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山形如同盘龙绕去又绕回,闲云野景簇拥高耸的凌歊台。

夜来明月照着离宫高高下下,帝王走过的车道白天也无人往来。

春天的景色不会随同亡国消逝,山花依然像当年一样绽开。

断碑埋没在茫茫的荒草里,年年风吹雨淋又长新绿苔。

注释

次韵:和诗的一种方式,从所押韵脚来看,有可能应和的是许浑的诗。凌歊(xiāo)台,位于今安徽当涂县的黄山顶上,据说南朝宋刘裕曾经路过此处,并在此地建造高台,即凌歊台,后来宋孝武帝刘骏即在此建避暑离宫。

离宫:皇帝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

辇(niǎn)路:即帝王车驾所经过的路。辇,本是人推挽的车,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如帝辇、凤辇等。

参考资料:

1、魏涵民编著.马鞍山古诗词选注: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01:121

2、廖菊楝编著.萨都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41-45

3、龙德寿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萨都剌诗词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232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作于元至顺三年(1332),当时萨都剌从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迁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南下任职,五月又曾北上至京城,秋天再返回金陵(今江苏南京)。此诗具体创作于这几次南来北往的旅途中的哪一次,难以考证。诗人登临凌歊台引发怀古的幽思,于是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

1、廖菊楝编著.萨都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41-45

萨都剌简介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萨都剌朗读

古诗次韵登凌歊台相关作品

岩岫桂香飘,逢君渴病消。似怜鸡黍约,不惜马蹄遥。

采秀怀丹诀,寻真度铁桥。沧洲吾道在,谁肯负渔樵。

虯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富贵不须论,公应自有。且把新词祝公寿。当年仙桂,父子同攀希有。人言金殿上,他年又。
冠冕在前,周公拜手。同日催班鲁公后。此时人羡,绿鬓朱颜依旧。亲朋来贺喜,休辞酒。

狂卒猝起金坑西,胁从数百马百蹄。

所过州县不敢谁,肩舆掳载三十妻。

之。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间,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数计周知。欲合而处之,不可得也。作问松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
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虑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藏室委蛇咏素丝,春风初动万年枝。如何愁叹无行路,却似袁安卧雪时。

卢青山

细嚼苍山吐作诗,年年消尽少年时。少年有尽山无尽,更乞苍山护此尸。

妾心如秋月,皎如出机练。

君心似春云,断续斯须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