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云一涡

长相思·云一涡朗读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译文和注释

译文

一束盘起的发髻,一根玉簪插在其上,清淡颜色的上衣配上轻盈的罗裙,不知为何轻轻皱起眉头。

独自站在窗边,风声和雨声交杂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三三两两的,这漫漫的寂寥长夜叫人怎么办才好。

注释

长相思:此词调名在曾慥《乐府雅词》中作《长相思令》。

云:指妇女蓬卷如云的头发。

一緺(wō):即一束。一说緺,读为guā,意为青紫色的绶带(丝带)。这里指饰发用的紫青色丝带。元薛惠英《苏台竹枝词》中有句:“一凤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

玉:这里指插在女子头上的玉簪。梭:萧本二主词中误作“梳”。梭,原是织布用的梭子,这里用以比喻玉簪。

淡淡:指衣裳的颜色轻淡。

衫儿:古代女子穿的短袖上衣,又称衫子或半衣。

薄薄:指衣裳的质料轻薄。

罗:丝罗,这里指用丝罗制成的裙子(下裳),即罗裙。

颦(pín):皱眉。黛: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

黛螺:《龙洲集》中作“翠娥”。黛螺,又名黛子螺。古代女子画眉用的螺形黛黑,亦称螺黛。因其用来画眉,所以常用以作妇女眉毛的代称。

相:指雨声和风声,相互应和,交织一起。

参考资料:

1、杨敏如 .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 ,2003

创作背景

  这首词应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当时“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他,作为南唐后主,生活在奢华的宫廷之中,并没有过多的忧心事。他经常去关注宫廷之中男女之间的情感,因此词中多反映了帝王生活中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和男女情爱。

参考资料:

1、詹幼馨 .南唐二主词研究:武汉出版社,1992

2、詹安泰.离骚笺疏李璟李煜词校注花外集笺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长相思·云一涡鉴赏和赏析

  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

  “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

  “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从侧面写出女子的容貌艳丽和气质高雅。虽只写衫裙,而通体所呈现的一种绰约风神自可想见。尤其是“淡淡”和“薄薄”两个叠词的使用,别具一格,于浅白中见新意,于细微处见匠心。

  “轻颦双黛螺”,写到这位淡妆女子的表情。轻皱双眉,似乎蕴含着幽怨。相思怀人之意,于此隐隐传出,并由此引出下片。这一句突兀其来,直扣人心,不仅突出了女子愁思不解的容态,而且加强和丰富了这种容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轻”字颇有分寸,它适合表现悠长而并不十分强烈的幽怨,且与通篇轻淡的风格相谐调。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写到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秋风本就催愁,文人亦已多伤秋,更何况有苦雨相和。作者不单写风,也不单写雨,而写风雨交加,更增添了秋夜愁思的凄苦。但是作者觉得这样的环境烘托仍然不够,于是风催残叶、雨打芭蕉,“帘外芭蕉”似乎也有泪滴,秋意不仅更浓,秋思也已更苦,“三两窠”,又隐约让人感到女子的孤零寂寞。

  “夜长人奈何!”春宵苦短、秋夜嫌长,原只因其一欢一愁。最后一句仿佛是女主人公发自心底的深长叹息。这叹息正落在歇拍上,“奈何”之情点到即止,不作具体的刻画渲染,反添余蕴。联系上片的描绘,不仅使人联想到,这位“淡淡衫儿薄薄罗”的深闺弱女,不仅生理上不堪这秋风秋雨的侵袭,而且在心理上更难以禁受这凄冷气氛的包围。

李煜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

李煜朗读

古诗长相思·云一涡相关作品

秋月临妆阁,春花闭殿门。妾颜长似旧,玉镜有明昏。

吹软垂杨两岸风,中流箫管酒灯红。也知团扇谁描得,憔悴江湖一放翁。

簪花妙格几曾悭,万里鲸波到海山。不似唐宫一片叶,只随沟水向人间。

张盛乐。

奏云儛。

瑶池消息路还通,谪籍初分弱水东。吟罢冰壶秋片片,摘残珠蕊夜丛丛。

霓裳舞夺唐宫月,纨扇歌留汉殿风。零落总如交甫佩,汉江清梦晓来空。

一气推迁星复回,人生常苦岁华催。冻云欲雪雁声过,腊酒正香梅信来。

昼梦每因啼鸟唤,柴门独为故人开。自怜衰晚无多事,心地都成一寸灰。

退士自应客少,幽居不厌椽低。

未说盘堆玉脍,且看臼捣金虀。

生死荣枯谩自裁,此身端不受尘埃。非缘白发催残景,翻怨红颜起祸胎。

管取声名归直笔,聊将金石比灵台。芳魂应化春啼鸟,一度韶光一度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