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楼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楼朗读

抱被何缘三宿恋,烧灯一笑两人俱。秋山破梦风生树,夜水明楼月在湖。

尽占物华知地胜,时闻人语觉村孤。不烦诗句追清赏,太史楣间记是阇。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朗读

古诗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楼相关作品

随马雨不急,催人日欲晡。山从林杪出,路到水边无。

拘缚嗟微宦,崎岖走畏途。村家应最乐,鸡酒夜相呼。

蓑底因缘曲,腰閒觳觫鞭。月明归去晚,想见葛洪川。

玉盌从兹閟,铜台空自寒。分香留故爱,同辇罢新欢。

急管销魂易,轻丝续命难。何因作云雨,彷佛梦中看。

一襟馀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暂脱尘鞅系,结此清溪居。偶从农圃邻,时读种树书。

听瀑扫松石,眠云依草庐。韬琴自无弦,直钩不在鱼。

天涯长作客,摇落又逢秋。宝剑丹心苦,朱颜玉镜愁。

片云飞大泽,尺牍阻沧洲。画角边声急,西风独倚楼。

雄都千万户,寥落数家存。鸡犬灾犹及,衣冠祸更紧。

人生几欲尽,天意固难论。野老纷前泣,将陈语复□。

霜露肃时序,缅然方独寻。暗溪迟仙侣,寒涧闻松禽。

寂历兹夜永,清明秋序深。微波澹澄夕,烟景含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