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七 昭庆寺寄守山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七 昭庆寺寄守山朗读

搔首长安望阖闾,风烟漠漠九秋馀。正思黄叶南朝寺,忽把飞云慧远书。

东壁磨碑知有待,北窗悬榻竟何如。自怜白首无禆补,虚弃閒缘卧直庐。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朗读

古诗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七 昭庆寺寄守山相关作品

夜宿曹娥浦,停舟是几更。

闻钟知寺近,听舻信潮生。

岚似屏风草似茵,草边时脍锦花鳞。山中宰相陶弘景,

谷口耕夫郑子真。宦达到头思野逸,才多未必笑清贫。

销魄流光二十年,故人殷意尚拳拳。岂知东海扬尘日,已是南柯悟梦天。

桑下空馀三宿恋,人间宁有再生缘。江山粉黛同黄土,儿女区区只自怜。

乍入秋梧暑气残,况当暮雨共凭阑。高朋雾露原生润,野老尊盘肯尽欢。

蜡屐殊非安石卧,绨袍宁为范生寒。羊城后夜如占梦,榄水还来就钓竿。

未熟邯郸梦,黄粱祠在西。水村烟杵隔,野火岭云低。

车马山灵笑,莺花客思迷。仙人不可见,咫尺是丹梯。

数株老树半无叶,一个茅亭终日空。惟有鹭鸶常到此,飞来飞去送残红。

碧眼胡儿叫横玉,落日如盆照茅屋。美人清梦断梅花,却写相思在修竹。

向来洲上雪漫漫,僵倒诗人一屋寒。洲上雪消人亦徙,画图犹作雪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