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七 游洞庭将归再赋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七 游洞庭将归再赋朗读

城中遥指一螺苍,到此依然自一乡。晓鼓隔溪渔作市,秋风吹枳橘连墙。

名山更倚湖增胜,清赏刚临月有光。正尔会心空又去,不如僧住竹间房。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朗读

古诗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七 游洞庭将归再赋相关作品

鸣鸣寒角动城头,吹起千年故国愁。

才见专诸操匕首,旋闻西子载扁舟。

三日霪霖已渺漫,未晴三日又言乾。

自来说道天难做,天到台州分外难。

池上虽然无皓魄,樽前殊未减清欢。

绿醅自有寒中力,红粉尤直烛下看。

仙标何处来?一寒倚寒玉。晴窗见疏林,座上春可掬。

山阴带残雪,水影兼远绿。珍重孤竹君,岁寒伴幽独。

泪眼注,临当去,此时欲住已难住。

下楼复上楼,楼头风吹雨。

才贤世有几,廊庙忍轻遗。

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见思。

春蒐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楚辞香草费磨研,何独无言到水仙。荐菊要令和靖配,思鲈更儗步兵贤。

未应玉树能回死,宁与梅花作导前。多坐未能空结习,故遭天女散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