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之

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贬宜春太守。天宝六年(747年),李适之听闻韦坚被杀,畏惧自尽。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适之在神龙年间入仕,被授为左卫郎将,后历任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他治政宽和,深受属下爱戴。

累职拜相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鉴于谷水、洛水年年泛滥,耗费民力,遂命李适之修筑堤防。李适之花费内库钱财,修筑上阳、积翠、月陂三大堤防,成功抵御谷洛水患。唐玄宗为李适之勒石记功,并让永王李璘书写碑文,皇太子李瑛题写碑额,又进李适之为御史大夫。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李适之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并代理节度使事务。他上疏皇帝,请求将祖父李承乾与父亲李象改葬于昭陵。唐玄宗遂追赠李承乾为恒

圣代全高尚,玄风阐道微。筵开百僚饯,诏许二疏归。

仙记题金箓,朝章换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李适之相关作品

望中漠漠总烟岚,风土殊方惜未谙。诗为愁多添日课,酒因情懒废朝酣。

鸟争楝子和霜堕,僧拾松枝带叶担。漠漠江云飞渐杳,满前新景向谁谈。

矫矫风尘外,竞芳两不降。秪因无物并,只许自成双。

湛露分襟挹,炎威合力扛。芙蓉空好妒,冷落向秋江。

木兰泛泛水云遮,碧浪重湖入望赊。近渚轻鸥随棹转,长堤芳草压桥斜。

风前菱叶摇空镜,渡口桃花落晚霞。便欲□源穷河汉,恐令牛斗犯仙槎。

诛茅结屋想前贤,千载遗踪尚宛然。故作轩窗挹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诸郎有志须精学,老子无能但欲眠。多少个中名教乐,莫谈空谛莫求仙。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榖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清朝汲井灌芙蓉,谁捣玄霜擘面逢。不管羁人消渴甚,尽倾玉露洗朝容。

世已无如假,余犹颇识真。

最怜惟稚子,难使学时人。

满林高竹荫苍苔,竹里藏修户半开。翠叶团光凝晓露,玉芽含味待春雷。

地偏似与三湘接,诗好多邀二仲裁。闻道枝头有嘉实,九苞丹凤几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