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仁思

施仁思(1858~1897),字藻香,号子芹,又号石峰,清彰化鹿港人。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举人。生具奇才,有豪杰气,与鹿港生员许咸中交情甚笃,对其子嗣许梦青亦关照有加。割台之际,台中知府黎景嵩,在彰化白沙书院设筹防局以禦日军,施仁思挺身而为佐理。及日军陷竹堑,施氏更与武进士许肇清,偕同鹿港士绅组成义勇军,共谋抗日。及彰化城陷,为奉亲保家,始携眷返回泉州。光绪二十三年(1897)六月卅日病卒,著有《施子芹先生诗文集》,今不传。 以下诗作据施梅樵编《孔教报》、赖子清《台湾诗醇》、洪宝昆《瀛海吟草》、陈汉光《台湾诗录》等辑录编校。

平堤芳草逐轻鞍,作客休歌行路难。宿雨困人迟逆旅,好风吹我上长安。

山容黯淡含朝霭,天气阴晴带晓寒。竹里人家云里树,一齐都入望中看。

妾身心事未分明,一曲笙声送远行。大海瀛环三万里,神京路纪八千程。

珍藏玄露成丹液,伫待春风报姓名。玉种蓝田君记取,裴郎端不负云英。

施仁思相关作品

酌泉饮君君莫疑,此泉德本与君宜。烦君持向开河去,宋老祠前奠一卮。

李氏山河势若蓬,手提长剑截长虹。请将唐室中兴事,可比汾阳再造功。

直道不为邪党败,逆鳞深得诤臣风。儒生若有逢时幸,未必勋劳尽在公。

竹萌何处在,石笋眼中青。

乞取分幽径,难忘玉笋廷。

王家闺绣通仙灵,飞针走线惊丹青。

渡江达磨更奇绝,五文细洒朱衣明。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将军命驾出门西,想见门从向日题。山下卧龙谁说破,赏音元直在檀溪。

前有于兮后有杨,须眉男子两堂堂。全忠自古难全孝,何况家亡与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