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稷

薛稷(649~713)字嗣通,中国唐代画家,书法家。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中书令薛元超之侄。汉族,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后被赐死狱中。工书法,师承褚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无作品传世。

人物生平

曾祖

  薛稷曾祖即隋代著名文学家薛道衡,官至内史侍郎。祖父薛收,仕唐为记室参军,封汾阴县男。从父薛元超,唐中书令兼左庶子,加金紫光禄大夫。薛稷出身官宦世家,本人亦仕途显达,武则天朝举进士,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唐中宗景龙末年(709年),任谏义大夫、昭文馆学士。其时唐睿宗李旦尚未登基,与薛稷关系很好,将女儿仙源公主嫁给了薛稷之子薛伯阳,二人结成儿女亲家,过从甚密。景云元年(710年),李旦甫登帝位,即刻升迁薛稷为太常少卿,以后累迁中书侍郎,转工部、礼部尚书,复以翊赞之功,封晋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加赠太子少保。唐睿宗还经常召薛稷入宫参赞政事,一时恩遇,群臣莫与为比。可惜好景不长,唐玄宗即位后,因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事泄被杀。薛稷以知情不报,亦被赐死,享年65岁。

为人

  薛稷为人好古博雅,辞章甚美。政事之余,专力于书画艺术。当时虞世南、褚遂良二人书法妙绝,海内翕然宗法。薛稷外祖魏徵为初唐名臣,家富收藏,其中虞、褚墨迹颇多,薛稷得以日久观摩,进而“锐意模学,穷年忘倦”,最终学成,名动天下。窦泉《述书赋》中说:“(陆)柬之效虞.疏薄不逮;(薛)少保学褚,菁华却倍。”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此外,薛稷还曾向精于草隶的舅父魏叔瑜学习草书,世称“前有虞、褚,后有薛、魏”。后世于是把薛稷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列,称之日“初唐四大书家”。薛稷的隶书、行书俱入能品,“章草书亦其亚也”。其书法特色是“结体遒丽”,“媚好肤肉”,被人形容为“风惊苑花,雪惹山柏”,充满了诗情画意。因为薛稷的书法能够很好地继承褚遂良的笔法和风格,“可谓河南公(褚遂良)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所以,当时就有“买褚得薛,不失其节”的说法。唐代李嗣真在《九品书人论》中更将薛稷的真书、行书列为第一。在学习继承褚遂良书法风格的同时,薛稷又有所发展创造,由此形成了他个人融隶入楷,媚丽而不失气势,劲瘦中兼顾圆润的书风,发展了初唐书法劲瘦媚丽而又圆腴挺拔的时代风格,并给后世以影响,赢得人们由衷的赞美。史载薛稷曾经为普赞寺题额,三个大字,各方径三尺,笔画雄健,结构劲挺。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诗赞道:“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他的书法作品还有《中岳碑》、《洛阳令郑敞碑》、《信行禅师兴教碑》、《升仙太子碑》、《佛石迹图传》等,其中颇不乏历代公认的书法精品。

书法造诣

  薛稷行、楷书,始见称于开元中叶张怀瓘所撰之《书断》,并入能品,且立传称:“书学褚公,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可谓河南公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杜甫曾见其普赞寺题额三大字,笔势雄健,有《观薛少保书画壁》诗赞云:“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董逌《广川书跋》承息唐人,视作褚氏嫡嗣,其卷七有评曰:“薛稷于书,得欧、虞、褚、陆(陆柬之)遗墨至备,故于法可据。然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至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用笔纤瘦”,出于刻意,乃一时代作风,不特薛稷如是,他的堂兄弟薛曜则更少丰润。稷之书法出自褚氏,虽时有新奇能别成风神,然终因“超石鼠之效能,愧隋珠之掩类”,未能尽脱褚氏规模而独张一军。名列“初唐四家”,实见逊色,其所以附骥欧、虞、褚者,斯盖论书者为求得偶数矣!存世的《信行禅师碑》,越王贞撰,神龙二年(706)立在长安,是其代表作。

文学才能

  薛稷又具备很高的文字才能,“文章学术,名冠时流。”诗歌写得很好,《全唐诗》中共收录其作品14篇。

  在艺术领域中,薛稷一生中取得最高成就的是绘画。套用古人的句式,大约可以说他是“诗不如书,书不如画”吧。薛稷的绘画擅长花鸟、人物及杂画,而尤以画鹤最为精妙。鹤之作为绘画题材,可以上溯到西汉时期,但画迹寥寥,还谈不上什么成熟的技法。直到唐代花鸟画开始成为绘画的专题之一,随之出现了全力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薛稷就是其中较早而专以画鹤知名的一位,开创了一代花鸟画之先河。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很有关系;上古时代,鹤已进入文学作品,现存的青铜器上,亦可见到鹤的形象。春秋战国肘期,出现了驯养鹤的记载,卫懿公因养鹤而身死国灭,是著名的历史故事。唐代文人更是养鹤玩鹤,蔚然成风,鹤在他们的生括中占据了一定地位。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出现了一批以鹤为题材的诗歌。当文字表述有所欠缺.使他们感到不满时,则必然要求助于形象的艺术再现。于是,鹤画在绘画领域中也就顺理成章。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然而,诚如《宣和画谱》所言,“世之画鹤者多矣。其飞鸣饮啄之态度,宜得之为详。然画鹤少有精者,凡顶之浅深,氅之黧淡,喙之长短,胫之细大,膝之高下,未尝见有一一能写生者也。又至于别其雄雌,辨其南北,尤其所难。虽名乎号为善画,而画鹤以托爪傅地,亦其失也。故(薛)稷之于此,颇极其妙,宜得名于古今焉。”“故言鹤必称稷,以是得名。”这里提到一般的画家连鹤的表面特征都不能准确地把握,遑论描绘出鹤的精神气质了。独有薛稷所画的鹤,能够极尽其妙,或啄苔剔羽,或阔步顾视,或昂立座隅,或上下回翔,无不栩栩如生,曲尽情状,形神兼具。当时人甚至把薛稷画鹤、秘书省内落星石(疑即陨石)、贺知章草书、郎余令画凤并称为“四绝”。唐代两位大诗人社甫、李白都曾为薛稷画鹤题诗作赞,由此,可以反映出薛稷功力的不凡。

所画之鹤

  形神兼具.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故李杜二人一说“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一说“鹤感至精以神变,可弄影而浮烟”。似乎壁上的鹤,只要注入生命,马上就会破壁飞去,令人不禁联想到“画龙点睛”的传说。而李杜二人更为之激赏不止的,乃是薛稷笔下所表现出来的鹤的那种超脱逸达、而又傲骨十足的气质。即所谓“赤霄有真骨,耻饮洿池津,冥冥任所往,脱略谁能驯”以及“昂昂伫眙,霍若惊矫,形留座隅,势出天表”的清高标格。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封建文人隐士的象征,而与一般人之取意鹤的吉祥富贵,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内涵。宋代大画家米芾也将着眼点放在这里,他在《题薛稷二鹤》诗中说,“从容雅步在庭除,浩荡闲心存万里。”又说;“余平生嗜此老(指薛稷)矣,此外无足为者。”表达了他与薛稷之间隔越时代的强烈共鸣。

绘画成就

  薛稷画鹤成就很高,影响也很深远。《历代名画记》载:“屏风六扇鹤样,自(薛)稷始也。”“样”,即画图的范本,薛稷能够创“样”并为社会所接受,说明了他在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后.“六鹤图“成为一种定格.五代时黄荃曾绘六鹤于偏殿壁上,此殿遂改称“六鹤殿”,直至一千余年后,清代宫廷中还绘有六鹤屏风。历来学薛稷画鹤的人很多,著名的如唐代蒯廉,能“深得其妙”。十代花鸟画家黄荃,“鹤师薛稷”,并且后来居上,有出蓝之誉。

鹤画作品

  薛稷的鹤画作品,计有《啄苔鹤图》、《顾步鹤图》各一幅,《瑞鹤图》(一作《鹤图》)五幅,及《二鹤图》、《戏鹤图》等,这些都是卷轴画,另有鹤画壁画多处;如唐秘书省、尚书省考工员外郎厅、洛阳尚书坊岐王宅、成都府衙院两厅、通泉县署等,也都是吐所公认的杰作。

高超造诣

  画鹤之外,薛稷的人物画和杂画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前人赞誉他画踪如阎立本。他曾为新安郡(治今安徽歙县)西安寺画西方佛壁画一铺,笔力潇洒,风姿连秀。被《唐朝名画录》列为神品,认为可与曹不兴、张僧繇相匹敌。薛稷又绘有西方净土变壁画一铺,杜甫写诗赞道:“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惨淡壁飞动,到今色未填。”可知此画不曾填涂颜色,属于所谓“白画”,但是仍然神采飞动,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并且,这种白画正是后代由李公麟所创始的“白描人物”的先驱,由此也可以看出薛稷非凡的造型和线描能力。此外,成都静德精舍有薛稷人物乌兽壁画二铺,“态状生动,乃一时

令弟与名兄,高才振两京。别序闻鸿雁,离章动鶺鴒.

远朋驰翰墨,胜地写丹青。风月相思夜,劳望颍川星。

主家园囿极新规,帝郊游豫奉天仪。欢宴瑶台镐京集,

赏赐铜山蜀道移。曲阁交映金精板,飞花乱下珊瑚枝。

九春风景足林泉,四面云霞敞御筵。花镂黄山绣作苑,

草图玄灞锦为川。飞觞竞醉心回日,走马争先眼著鞭。

阳灵配德,阴魄昭升。尧坛凤下,汉室龙兴。伣天作对,

前旒是凝。化行南国,道盛西陵。造舟集灌,无德而称。

暮节乘原野,宣游俯崖壁。秋登华实满,气严鹰隼击。

仙菊含霜泛,圣藻临云锡。愿陪九九辰,长奉千千历。

宝宫星宿劫,香塔鬼神功。王游盛尘外,睿览出区中。

日宇开初景,天词掩大风。微臣谢时菊,薄采入芳丛。

春气动百草,纷荣时断续。白云自高妙,裴回空山曲。

阳林花已红,寒涧苔未绿。伊余息人事,萧寂无营欲。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客心惊落木,夜坐听秋风。朝日看容鬓,生涯在镜中。

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芬菲。野外烟初合,楼前花正飞。

娇莺弄新响,斜日散馀晖。谁忍孤游客,言念独依依。

秦楼宴喜月裴回,妓筵银烛满庭开。

坐中香气排花出,扇后歌声逐酒来。

河洛风烟壮市朝,送君飞凫去渐遥。

更思明年桃李月,花红柳绿宴浮桥。

天道宁殊俗,慈仁乃戢兵。怀荒寄赤子,忍爱鞠苍生。

月下琼娥去,星分宝婺行。关山马上曲,相送不胜情。

薛稷相关作品

自小飘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东。世间事,看破浑是假,想荣华犹似梦中。

盖个庵儿,隈山靠水,栽松种竹成林。炕暖窗明,乐清闲、胜竞利名。

春来万卉蘤,春去群芳组。极目无名冶艳花,莫认春消息。

春风不断吹,懒把江南忆。酒酌蓬莱日日春,未见春归急。

苟禄劳生不为身,强颜来此算征人。莫将朝市轻分别,等是低回一鬨尘。

梯云来自广寒乡,拔后霜毫锐似铓。留与谪仙题品用,沉香亭北牡丹香。

周公居东三食新,夷吾在鲁丘厄陈;圣贤忧患尚如此,况我本是羁穷人。

今秋危病辄不死,余业自笑坚顽身。

桂树团团满故山,一尊风月羡君閒。交游副墨洛诵里,诗句生民清庙间。

我辈无才难用世,故人厚禄竟何颜。西楼十二阑干月,清梦应须共往还。

史笔传遗直,经帷起世家。一麾分郡寄,千里蔼春华。

鸣阪方睎骥,言时已及瓜。车尘杳难逐,飞梦绕天涯。

清净无营即自由,神仙何必待人求。

秦皇多诈死犹讳,汉武穷兵老未休。